關于現場管理的幾點思考
新康威 王傳飛
生產企業的現場就是企業的臉面,現場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企業的管理水平,是企業發展活力的晴雨表。
現場需要管理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從原材料倉庫到生產流水線,從檢查檢驗到成品入庫,產品所到之處,所經過的環節都有現場可管理,哪個地方亂了,哪個環節的品質必定出現問題。做產品就是做人,人能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產品也是如此,井井有條的潔凈環境生產出的必是高品質產品,很難想象一個臟亂差的生產現場能夠讓產品“出淤泥而不染”?,F場管理對于一個新廠房尤為重要。設想一下,面對一個嶄新的環境,大家都不忍心去破壞,每個人都會悄悄蹭掉鞋上的泥巴,順手扶正斜了的箱子。可是一旦打破這個平衡,那個景象就慘不忍睹,“反正墻面已經臟了,也不在乎我這一腳,啪!”這就是所謂的“破窗理論”在企業管理中的真實體現。
那么,如何管理現場?生產企業人多、物多、點多、面多、死角多,這就給現場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麻煩,也給一些人提供了推卸責任的借口。但是在我看來,實際情況是如果想改善就一定能改善,方法很多,沒有成規可循。千方百計總能歸結到這一條俗語上來:驢屎蛋子排成了線也好看。我學了一招,拿出來曬一曬:現場管理人員每天用相機把那些現場混亂的場景拍攝下來,然后做成幻燈片,放在大屏幕上反復播放,讓大家認領這些不愉快的畫面,等到現場改善后,再拍攝下來如此播放,讓大家分享改善的愉悅。這樣做的好處就是“于無聲處聽驚雷”,既不動聲色地解決了問題,又和諧了管理氣氛,拉近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距離?,F場管理是個系統工程,不要指望一口吃個胖子,踏踏實實地一天解決一個問題,堅持下來,現場管理就會很好了。
如何讓整潔的現場“曇花永現”?現場管理者不得不面對的頭疼問題是有客人來參觀了,現場就成了“五星級現場”,客人剛出門,就又成了雜貨鋪,這是通病。我觀察造成現場混亂的病根往往是管理者放松了這根弦,接了個大單,趕交貨期,現場管理發完貨再說吧,于是千里長堤潰于蟻穴。小利益驅動!殊不知,讓小利才能賺大利?,F場管理方法很細瑣,但現場管理的眼光要長遠、要狠、要徹底、要到位。制定現場管理的制度很簡單,保證制度的嚴格執行卻很困難,鐵的制度能夠鋼的執行,“曇花永現”不是沒有可能,而是一定可能!
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現場管理在產品生產的全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品質保證作用。我們的質量方針中提出要使顧客永遠滿意信賴,顧客關心的并不僅僅是產品的質量,而是包含產品的方方面面。生產產品的現場管理如何,是顧客了解產品質量最直接、最直觀的方式,這就是每次新客戶在合作之前要來現場考察的原因。我們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客戶滿意來開展,我們要從顧客滿意這個高度來關注現場管理,現場管理不能局限于打掃環境衛生,而要成為讓顧客永遠滿意信賴的重要途徑。